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案件聚焦

警民联调化“积怨”

发布时间:2023-04-11 16:08 来源:贵池区委政法委 作者:包翔祥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他们凭什么不让我放水?”“他要赔偿我木耳损失!”4月4日上午,贵池区棠溪镇棠溪社区居委会会议室内争吵声此起彼伏。

据了解,2022年7月份以来,棠溪社区双河组张某某与黄田组杨某某夫妇因农田灌溉用水一事多次发生矛盾并报警处理,经派出所与社区联合调处多次未能化解。4月3日,双方因此事再次引发冲突并拨打电话报警。为妥善化解矛盾,避免“积怨”进一步激化,4月4日上午棠溪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联合派出所、社区调解委员会再次进行联合调解。

考虑到双方当事人年事已高且情绪激动,为保证调解效果,调解员采取“背靠背”的方式将双方分别安排谈话。“我们夫妻都快八十了,好不容易靠种植木耳挣点钱,因为他不让我放水导致去年木耳减产,他必须要赔偿我损失!”杨某某夫妇向调解员激动地说着。另一边的张某某同样表示:“我不让他放水是以牙还牙,我去年承包的农田干旱缺水要灌溉的时候,他们就是不让我放水,他们有错在先,我当然不让他们放水。”由于灌溉一事,双方当事人“你来我往”,阻挠对方放水,由此造成“积怨”。详细了解情况后,调解员分别进行释法说理,明确指出双方当事人的过错,提出双方当事人因为这件小事互相怨恨才造成今天的局面,症结无非就是闷气无处发泄。

当调解现场陷入瓶颈,调解员在教育引导和耐心疏导双方情绪的同时,通过社区找到双方当事人一致认可的社会关系人协助开展调解,全力帮助当事人发泄闷气,转变思想。终于在多方合力调解下,双方当事人面对面表明态度并签订调解协议,明确今后双方不得再阻挠对方进行正常生产所需灌溉取水。为确保调解工作实效,协议签订后调解员去往当事人杨某某夫妇家中进一步劝说,他们表示认可调解结果。至此,该起矛盾得以妥善化解。

梳理此次矛盾,起因事小、过程明了、“积怨”较深,调解重点在于情绪的疏导。警民联调制度优势的发挥为调解工作提供有力保障,让当事人在成功发泄心中的闷气之后顺利完成矛盾调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