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九华镇司法所积极适应新时代群众工作需要,开启“枫桥式”经验的探索之路,制定完善矛盾不上交的机制和办法,实现“小事不出居、大事不出镇”工作目标。
坚持创新服务,推深做实基层服务新模式。把“枫桥”经验融入平安九华山、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大局中,以党建为引领,推深做实基层综治管理新模式。拓展法律援助服务。建立律师事务所、司法所互联互通工作机制,签订“双联”协议,为全镇免费提供法律服务、矛盾化解、法制宣传、信访接待等方面服务,实现信访接待现场、居民个人法律咨询两项“零”的突破。充实调解员队伍。及时根据社区两委换届,人员岗位变动情况调整充实全镇人民调解员队伍。调整后,九华镇人民调解委共有28人,其中,镇综治中心6人(含司法所2人),芙蓉社区5人,祇民社区10人,闵园社区7人。做实村级综治网格。祇民、芙蓉、闵园三个居委会成立以社区书记、主任为组长的综治领导小组,划分22个网格,充分发挥综治协管员和网格员的作用,实现矛盾纠纷及时发现、就地解决。
探索多元化解,落实矛盾纠纷就地就近化解。针对矛盾纠纷主体多元、诉求多元、类型多元的新特点,探索建立矛盾纠纷化解新模式。构建多元化纠纷化解体系,以人民调解为主体、行政调解为保证、司法调解为补充的多元工作调解工作体系,由镇分管领导统筹协调,各站所、社区积极参与化解。去年8月租户杜某反映其6名房东不愿根据国家文件精神减免延期3个月租金,双方产生矛盾纠纷。司法所会同实业公司、综治办等部门负责人亲自前往租户家中,对双方当事人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耐心劝解,希望房东能将心比心,遵守国家文件精神共度疫情难关。最终作出让步,同意免去因疫情影响期间的房屋租金3个月,司法所根据双方当事人协商结果修改补充合同协议,双方签字盖章生效,矛盾成功化解。今年3月,云栖澜山经营户许某反映罗某将门前水渠的污水挖沟排向其围墙外,影响其民宿经营,司法所会同、规划、执法和社区工作人员多次上门查看,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并与当事人耐心细致沟通解释,最后由社区牵头安排施工人员铺设管道将污水通过水渠旁的窨井排走,同时填平污水沟渠,矛盾成功化解。健全矛盾纠纷联调机制。构建社会治安联防、信访问题联处、重点工作联动、突出问题联治、平安建设联创、服务管理连抓等运行机制,切实增强工作实效,使信访工作保持在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上运行。落实领导班子包保责任制、党政领导公开接访、信访工作联席会议等制度,持续发挥“两代表一委员”参与基层社会矛盾化解长效工作机制,去年全年参与信访矛盾纠纷调解18起,充分发挥了“两代表一委员”来自群众、深入群众、为了群众的作用。
加强普法联调,探索多方联合调解模式。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切实做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力争及时化解群众的矛盾纠纷,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今年2月,居民方某、施某因揽客发生纠纷,后双方儿子发生肢体冲突。九华镇司法所得知情况后,为提升纠纷化解效果,与镇综治办、社区调解委一同前往帮助做好当事人思想工作协助调处,推动纠纷就地解决。通过普法宣传和说服教育,最终引导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签订《人民调解协议书》,双方当事人签字按印并握手言和,有效化解该起纠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