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队伍建设

平均年龄68岁,贵池这支调解队“老”给力了!

发布时间:2024-12-12 11:33 来源:贵池区委政法委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在杏花村街道长岗社区,要是发生了诸如邻里纠纷、家庭吵架等琐事矛盾,大家都爱说上一句:“请章老师来评评理。”

居民口中的“章老师”就是章金富,今年72岁,在该社区居住了近20年。退休前他在教育系统工作,退休后成了小区里出了名的“闲不住”,看到群众有纠纷、居民有困难,就上前耐心协调,热心帮忙解决,久而久之,居民们遇到什么家长里短、大事小情都会找他。

“章老师有经验、有威望,说话办事老百姓信服,帮助社区解决了不少难题。”该社区党总支书记王丽芬坦言,作为一个“村改居”的社区,长岗社区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一定的“乡土性”,相较于其他城市社区而言,老居民之间大多沾亲带故,相互知根知底。面对群众各式各样的诉求,社区工作人员在处理各种矛盾时难免左支右绌,而老同志拥有一定群众基础,他们出面,居民们能够放下心理防线,平心静气地沟通问题,在消除隔阂、制止纠纷等方面常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既然老同志群众基础深厚、威望高、人脉广,何不把他们组织起来,成立一个矛盾调解队?由此,该社区探索到了一条“好路子”,20余名平均年龄68岁的退休老干部、老党员等“抱团”组建了一支红桑榆调解队,平日里,他们没事就在社区里溜达溜达,倾听居民们的“吐槽”,收集居民们的诉求,面对矛盾纠纷,他们也有“好法儿”,只要一出马,矛盾不仅能够解决得快,还能解决得好。

今年上半年,该社区居民殷师傅发现自家围墙出现了裂缝,“惹祸”的正是紧靠围墙生长的一棵枇杷树。这棵树原是殷师傅的邻居胡阿姨种下的,经年累月,小树长成大树,不经意间“靠”上了殷师傅家的围墙,多年的老邻居也由此“闹掰”,谁也不肯退让一步,社区工作人员多次上门调解无果,事情僵持不下。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红桑榆调解队队员钱文清主动向社区提出“搭把手”,一番苦口婆心地劝解后,胡阿姨同意砍掉这棵“惹祸”的枇杷树,殷师傅也答应承担砍树的部分费用,双方终于冰释前嫌、重归于好。“有了这支调解队,社区基层治理就像有了‘定海神针’,遇到什么解不开的矛盾,他们往那儿一站,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王丽芬感慨道。

“虽然退了休,但总想力所能及发挥一点余热。”红桑榆调解队队员邹维杰告诉记者,他是土生土长的长岗人,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工作了一辈子,总想为社区治理操点心、做点事。不仅如此,邹维杰还主动召集身边的“老伙伴”一起加入红桑榆调解队,目前,该调解队已从最开始的10余人发展到近30人。

有了这样一群停不下来、爱管“闲事”的“和事佬”,该社区不少繁杂的矛盾纠纷得到了妥善处理,社区风气变得更和谐、更和睦,而这支队伍不仅矛盾调解有一手,在志愿服务、政策宣传等社区工作中也是冲锋在前,该社区还选聘了身体强健、行动方便的退休老人担任楼栋长,将这股“银色力量”嵌入基层治理中。“借助老同志的力量,社区与群众的联系都更加紧密了。”王丽芬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