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潭法庭充分发挥“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引领示范作用,做深做实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精准普法、创新普法、实效普法”为主线,通过嵌入式、靶向式、融合式“三式”普法,推动法治宣传深入人心,助力南部四乡镇法治建设迈上新台阶。
结合案件审判,开展嵌入式普法
昭潭法庭坚持将普法嵌入审判全流程,让典型案件成为普法公开课。一是巡回审判+以案释法。针对相邻权纠纷、家事纠纷等高频案件,常态化开展巡回审判、巡回调解,邀请村委会干部和村民旁听,进行就地普法,努力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目标。2024年共开展巡回审判、巡回调解13次,现场化解纠纷13件,惠及群众300余人。二是判后答疑+以案说法。针对离婚纠纷、赡养纠纷等易再次引发矛盾纠纷的判决,用乡音俗语做法律条文的解读,消除当事人疑惑,促进纠纷实质性化解。2024年开展判后答疑5次,当事人服判息诉率达100%。
聚焦不同群体,开展靶向式普法
聚焦重点群体法治需求,推进靶向式精准普法。一是聚焦未成年人群体,提升普法的趣味性。依托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和“法润南乡”法官工作室,开展法庭开放日、模拟法庭等活动,通过角色扮演让青少年沉浸式学法。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举办普法讲座,进行有奖问答,激发青少年学法的热情。2024年开展“法治进校园”等活动10次,覆盖师生2000余人次。二是聚焦女性群体,提升普法针对性。结合 “三八妇女节”等重要时间节点,举办专题普法讲座,累计开展反家暴、婚约财产保护等课程6次,惠及妇女群众700余人次,辖区妇女维权咨询量同比提升45%。
坚持创新模式,开展融合式普法
积极探索线上与线下、法治文化与周氏家风文化融合普法的新路径。一是载体融合,推动线上线下同步普法,2024年通过“东至法院”微信公众号发布法治宣传原创稿件50余篇,阅读量超2万次;拍摄《枫桥法庭化纠纷》法治小品,以真实案例演绎相邻权纠纷调解经过,该小品登上东至春晚舞台,并在部分乡村进行了巡回演出,短视频播放量破万,获得群众点赞。二是文化融合,将东至周氏家风文化和法治文化融合,让普法工作更接地气、润民心。已举办“民法典与东至周氏家风”宣传活动2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