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跑断腿讲干嘴”到“进一门解千愁”,在临江临湖的人口大镇——东至县胜利镇,一场“解民忧”的演变记正在悄声悄息地发生。
融合打造“终点站”
3月13日,胜利镇居民胡某某因养老保险问题气冲冲地来到镇综治中心来访接待处,要求镇村给予其一个合理的说法。镇综治中心“开门接访”领导一边安抚胡某某情绪,一边耐心聆听她的诉求。了解情况后,工作人员将其引导到劳动保障窗口,专业人员耐心解释并运用身边事例予以解答,最终胡某某现场办理好养老保险的相关业务,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样高效的联动联办联调,正是该镇“借着”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东风”,整合多方力量,实现群众解纷解愁“最多跑一地”的生动实践。
走进大厅,映入眼帘的是“胜利镇综治中心”的标识大字,集成信访接待、综合治理、人民调解、法律服务等模块,功能完备、设施齐全。整合多方资源,才能建强平安建设阵地。基于规范化要求和群众需求,镇政府打破部门“壁垒”,统筹信访、司法、民政、残联、退役军人、劳动保障等部门派员常驻,其他涉事部门实行“吹哨入驻”,及时参与协调工作,构建多层次、多部门、多元化的解纷新格局。
高效织密“解纷网”
每一件看似平常的矛盾纠纷,对于群众来说都是头等大事。家住胜利镇楼阁村、常年在苏州务工的村民檀某投诉邻居方某用彩钢瓦封堵两家巷道,当事人情绪激动,要求迅速解决问题。得知情况后,镇综治中心牵头,启动“三级调解”机制,联合镇宅改办、司法所等职能部门和属地村委会,第一时间到现场进行核实处理,通过法理、情理和“一对一”做工作等方式,该问题仅用1小时就得到妥善化解。
及时发现矛盾并予以有效化解,才能杜绝不稳定因素的产生,才能更加有力维护辖区和谐稳定。胜利镇积极构建“镇、村、组”三级调解体系,通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方式织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解纷网”,为解忧“保驾护航”。
联动联调“齐发力”
“受理登记+转办分流”办理模式,让中心运行更加规范、更加高效。群众来访后,工作人员初步判断反映的事项,对事项简单、责任明晰的,引导至相关职能窗口即办。信访事项按照程序受理登记、呈阅、转交责任部门、反馈回访、结案归档。涉法涉诉和举报类事项,按程序交由纪检和政法部门依法依规办理。调解类纠纷交由村调委会调解,必要时会同司法所、派出所等职能部门联动联调。涉及多部门事项,启动“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共同协商处理,多部门“齐发力”,共同为群众“解忧愁”。
今年以来,胜利镇全力推进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探索建立‘一站式受理、一揽式调处、全链式解决’模式,努力让群众“进一扇门,解万家愁”。截至目前,共排查、受理各类矛盾纠纷100件,办结98件,将源头预防化解矛盾纠纷落到实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