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在池州市贵池区杏花村街道池口社区,一支特殊的“观灯小队”开始出动。他们身穿“红马甲”在社区内的7个小区内分头查看,并一一拍照记录。
“7:00-8:00,每天晚上我们的志愿者会在这个时间段进行巡查,如果灯没有亮,我们肯定是要上门的。”池口社区党委书记陈程告诉记者。
池口社区位于池州市主城区,60岁以上的老人占比达到21%。其中有131名独居、空巢、残疾老人等重点群体。每一扇亮着灯的窗户背后,都代表着一户老人安全监护的需要。他们自己在家的生活过得怎么样,是否安全?如何才能在不打扰他们生活的情况下,能够关注到他们的情况?从2023年9月开始,社区和辖区内的114户独居老人达成约定。每晚7点到8点间,如果状况良好,记得点亮家里的那盏灯。社区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会每晚一一查看。
对于陈程和他的“观灯小队”小队来说,“观灯”不仅是为了监护独居老人的居家安全情况,“我们主要还是要关心关爱这一部分的老年人,因为他们子女也是在外面的,我们也会上门陪他们去谈谈心、聊聊天。”陈程说。
一盏盏明亮的灯,是老人们亮给“观灯小队”的安全信号。如果不亮,“观灯小队”会立即上门敲门查看。如果敲门无人应答,小队成员会拨打老人或其子女的电话,确保老人居家安全。
今年均80多岁的吴信宝和章根文老人,孩子们都在外地工作。谈起社区的这些“观灯之约”,他们说,很有必要,很温暖。
“对我们来说非常暖心的,因为好多人出现这个情况,空巢老人在家里出了问题,没人知道,我们知道这个事。很有必要,非常需要。”
“我们也可以聊天,她跟小陈两个来了,我很高兴。”
不论夏日酷暑,还是冬天严寒,约定每晚都雷打不动地进行。从2023年9月至今,“观灯小队”已经累计拍摄了8万多张观灯照片。提前发现并处理12起安全隐患。成功救助5名人员。如今“观灯之约”不仅形成了“巡查、发现、处置、回访”的服务闭环,更成为了志愿者和独居老人之间的感情链接。(安徽视讯 记者:宣琦 陆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