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法治建设

池州检察组建知产“助企团”为企业创新注入法治动能

发布时间:2025-10-13 11:11 来源:市检察院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有了这张服务卡,生产中遇到知识产权问题,一个电话就能找到检察官咨询,太方便了!”9月25日,安徽铭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施政手持池州市检察机关知识产权“助企团”发放的服务卡,向记者感慨道。当天,这家位于池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企业,还收到了“助企团”送来的特殊礼物——“检小助”微课堂合辑光盘。这已是今年以来,池州检察机关知识产权“助企团”第5次走进该园区,为企业送上“法治大礼包”。

一站式响应 破解企业知产痛点

池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当地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高精尖”企业的集聚地。这类企业在研发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对专利保护、商标管理、商业秘密维权等知识产权法治服务的需求尤为迫切。

2024年,为精准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池州市检察院聚焦区域产业发展痛点,整合全市检察机关的知识产权办案骨干、法律专业人才,组建起专业化的知识产权“助企团”。“助企团”以“一站式服务”为核心,为企业提供覆盖知识产权咨询、经营风险提示、维权指引等全链条法治支持,真正把法律服务送到企业“心坎上”。

不仅如此,“助企团”还将服务延伸至地方特色产业领域。针对“九华黄精”这一池州特色农产品,为守护其品牌价值,“助企团”于今年6月11日牵头召开“九华黄精”品牌保护检察办案协作座谈会。会上,“助企团”核心成员围绕品牌侵权线索共享、案件协同办理、联合普法宣传等关键问题深入研讨,推动“九华黄精”核心产区检察机关会签《关于建立“九华黄精”品牌保护检察监督办案协作机制》。

该机制明确,针对假冒“九华黄精”地理标志、盗用品牌包装等违法线索,将实现跨区域通报流转,确保线索实时共享、快速核查,为依法高效打击违法行为筑牢制度屏障。“接下来,我们会结合协作机制,对违规使用地理标志的行为联合监管部门督促整改;同时,还会走进种植基地、加工企业开展普法活动,提供地理标志保护、品牌使用规范等服务。”池州市青阳县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同时也是“助企团”成员的汤骏介绍道。

“外脑”齐助力 打造知产保护标杆

池州市检察机关知识产权“助企团”并非“单打独斗”——其成员不仅涵盖市、县两级检察院知识产权“四大检察”领域办案人员,还吸纳了池州市知识产权局工作人员、高校专家等专业力量,实现涉企知识产权办案履职一体化、法律服务具体化。

为提升办案质效,“助企团”建立常态化学习研讨机制。今年以来,已联合开展4次知识产权案例研讨会,重点攻克疑难复杂问题,强化团队综合履职能力。在案件办理中,“助企团”尤其注重借助特邀检察官助理、专家咨询委等“外脑”力量,通过听取专业意见,确保案件办理既合法又精准。

2024年7月,池州检察机关在办理一起侵犯著作权案件时,遇到了关键法律适用难题:被告人通过网络平台远程复制安装的形式,向他人出售并提供维护服务,该行为究竟构成侵犯著作权罪还是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为厘清争议,“助企团”立即启动“检校合作”机制,邀请安徽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储陈城教授、魏小伟副教授两位法学专家,围绕案件焦点展开深度研讨。

在“外脑”的专业支持下,检察机关结合案件事实与证据,最终以侵犯著作权罪对被告人提起公诉,该指控得到法院判决支持。今年9月,办理该案的专案组获评“2024年度全国查处重大侵权盗版案件有功单位”。近年来,“助企团”办理的3件案件还先后入选最高检或安徽省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办案质效获国家级、省级认可。

普法全覆盖 筑牢企业创新防线

“以前,我们不少企业都是遭遇侵权后才想到维权,往往会陷入被动的局面,现在越来越多企业开始重视知识产权布局,从申请专利、注册商标到制定系统化的内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法治意识不断提升。”池州市青年企业家商会秘书长汪开乐眼中的这些变化离不开“助企团”的常态化普法宣传。

今年初,“助企团”针对本地企业特点制定专属普法进程表:面向科技型企业,重点讲解专利保护与侵权判定;针对商贸企业,侧重普及商标注册与品牌维权,精准回应企业实际需求。为扩大普法覆盖面,“助企团”还积极拓展线上宣传渠道。2024年底,以真实案件为蓝本拍摄的“盗版外文图书,构成什么罪”普法短视频,在新媒体平台发布后广受好评,今年5月,该视频还获评“全国检察新媒体月度优秀作品”;8月,“助企团”成员录制的普法微视频,更是走进池州主城区公交站牌电子屏、公交车电子屏,让知识产权保护知识融入市民日常生活。

在“助企团”的协助下,安徽铭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梳理出3项核心技术成果并成功申请发明专利,建立起从技术研发到市场应用的知识产权跟踪机制,去年凭借专利优势拿下多笔大额订单。如今在池州,越来越多企业像铭科新材料一样,从“被动应对风险”转向“主动掌控权益”,从“单个专利申请”升级为“系统性知识产权规划”,企业创新发展的“法治防护网”越织越密。

“‘助企团’的贴心服务,让我们创新更有底气、发展更有信心。”施政的这句话,道出了池州众多企业的共同心声。未来,池州市检察机关知识产权“助企团”还将持续优化服务模式,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更多法治动能,助力池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安徽法治报 记者 徐奥萍 通讯员 刘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