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基层动态

“五心”解锁乡村治理“幸福密码”

发布时间:2025-10-16 15:11 来源:青阳县委政法委 作者:供稿人:吴津晶 审核人:周瑜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傍晚的五阳村,活动中心的路灯亮了起来,几位老人正坐在长椅上拉家常,旁边“道德银行・积分超市”的货架前,村民们拿着积分卡挑选生活用品——这样充满烟火气的场景,正是青阳县杜村乡五阳村用“五心向阳”工作法破解治理难题的生动写照。如今,志愿服务早已融入村里的每一个角落,曾经的“末梢难题”逐个化解,“单向服务”变成了“共治共享”,温暖的活力在乡村间流淌。

“初心”领航:把诉求听进心里。村党组织就是村里的“主心骨”,带着党员志愿者把工作做到了村民家门口。农闲的夜晚,屋场里摆起小板凳,党员们用“土话”讲医保政策、聊乡村振兴,把大道理变成了“家常话”,大伙儿听得明明白白。除了“屋场夜话”,村里每月10号还在党群阵地设点接访,干部们还常上门走访,这样“三管齐下”,民情民意压根落不了空。去年到现在,光是收集到的诉求就有120多条,党员带头调解了30多起矛盾,不管是邻里纠纷还是政策疑问,都能及时有回应。

“贴心”服务:按需送到家门口。村民的需求五花八门,村里特意分了类来应对。路上杂草长疯了、老人想剪头发这类急活儿,“朝夕暖阳”志愿服务队随叫随到,今年已经帮了20多次忙。遇上“一老一小”照顾、修活动场地这样的麻烦事,就记在“微心愿”清单上公示出来,联合村妇联、关工委一起办。留守老人家里没人陪,志愿者常去探望;孩子们没地方玩,村里在新建的活动阵地理,专门给娃们留了空间。大伙儿都说这服务暖到了心坎里。

“精心”共商:大伙儿的事大伙儿定。村里办事从不“一言堂”,大事小事都要拉着村民一起商量。和美乡村建设那会儿,施工队都找好了,村支书还是把村民代表请到屋场开了会,你一言我一语,最后改出了符合村情的方案。环境整治、建活动中心这些事,还特意请“五老”和村里的能人来出主意,他们熟情况、有经验,定的主意准没错。今年靠这样商量着办,解决了6件大事,问起大伙儿满不满意,没人不点头。

“用心”反馈:办得好不好要听回音。事情办没办好,得让村民说了算。村里建了“办理-公开-回访”的规矩,办完的事要通过村务栏、村民微信群、代表大会三个渠道讲清楚:为啥有这个问题、怎么解决的、结果咋样,一笔一笔记明白。还专门有人上门“回头看”,今年收了28条评价,有2件事村民不满意,立马就改了。就像村民说的:“提的意见有回音,咱才愿意接着说。”

“齐心”共建:人人参与有甜头。为了让大伙儿愿意参与治理,村里想了个好法子——“道德银行・积分超市”。去做志愿服务、家里搞干净点,都能换积分,攒着能换米面油,还能当“荣誉”攒着。村里还请专家来教矛盾调解、健康服务的本事,现在12支志愿服务队像“毛细血管”一样遍布全村。2025年以来,89个“微心愿”都兑现了,村子变干净了,邻里更和睦了,“人人参与、家家受益”的风气越来越浓。

如今的五阳村,走在路上干干净净,邻里见面笑脸相迎。“五心向阳”不是喊出来的口号,是党员干部带着村民一件件办出来的实事,这就是乡村治理最实在的“幸福密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