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东至县司法局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在全面依法治县中的基础性、服务性、保障性作用,持续推进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
一是找准“出发点”,坚持党建引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在服务窗口设立党员示范岗,充分发挥党员法律服务工作者模范带头作用,在公共法律服务过程中树形象、立口碑,不断提升工作质效。进一步完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制度,规范工作人员行为,提升群众满意度。加强律师、法律明白人、村居法律顾问等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培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队伍整体素质。
二是站稳“立足点”,夯实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打造“窗口化、综合性、一站式”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县级服务中心办公面积达500余平米,具备办公区、服务区、等候区三个功能区域,按照“3+X”模式建成了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律咨询三项职能到位及法治宣传、律师、公证、行政复议、远程探视服务等为核心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在东至县经济开发区建立1个融合公证、法律援助等业务的法律服务分中心,为园区产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营造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乡镇建成公共法律服务站15个,村居社区建成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251个。
三是把握“切入点”,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扎实推进“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在各村居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微信群,吸收村法律顾问、村两委干部、调委会成员、部分党员和村民代表及“法律明白人”加入,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矛盾调处和法治宣传服务,实现法律服务线上线下有效对接。今年以来,法律顾问进村居208人次,开展法制讲座333场次,发放法制宣传材料1533份,基层群众知法守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观念逐步增强。
四是抓好“着重点”,保障特殊群体合法权益。将贫困群体、残疾人、农民工、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及优抚对象作为公共法律服务的重点对象。引导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到公益性法律服务中,加强法律援助与律师工作、公证工作、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的有效衔接。今年以来,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32件,其中:涉及妇女62件、残疾人12件、农民工72件、老年人31件、未成年人75件、少数民族2件,接待来访339人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