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平安建设

方寸岗亭里的治理温度

发布时间:2025-10-29 15:48 来源:东至县委政法委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 前几天店门口乱停了好几辆车,我就去岗亭反映了情况,执法人员立刻对接协调,车主很快就把车挪走了!”提及店门口那座蓝白相间的小岗亭,东至县香隅镇沿街商户洪金水竖起了大拇指。

  香隅镇常住居民与流动人口基数较大,今年以来随着夜市小摊经济快速兴起,主干道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问题日益突出,给集镇管理带来不小挑战。为此今年5月,当地设立了城管岗亭,以管理、服务、应急等多元功能为支撑,成为破解这一治理难题的创新载体,让执法温度与治理效能直抵群众身边,迅速收获了沿街商户与流动摊贩的广泛赞誉。

  “我们守在这儿,是希望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香隅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队长徐光胜的这番话,道出了当地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后执法思路的深刻转变。面对流动摊贩占道、商户轻微违规等情况,队员们不再采取“一刀切”“以罚代管”的旧模式,而是以耐心劝导、普法宣传为主,主动为经营者提供合规经营建议。

  在优化现场执法服务的基础上,香隅镇更以岗亭为支点拓展治理维度,在规范秩序与保障民生之间找到平衡点。针对摊贩经营需求,镇里精准设置20处便民摊位,完善水电配套设施,开放春节旺季等短期摊位申请,并通过征集意见、会商讨论、抽签分配等公平方式,让流动摊贩“筑巢安家”。“以前推着板车到处窜,既不稳定又不安全,现在有了固定摊位,总算能安心挣钱了。”水产摊贩葛雪萍感慨道,此前因菜市场摊位饱和,包括她在内的不少摊贩被迫流动经营,存在诸多不便。如今规范摊位设置后,不仅经营环境明显改善,摊贩们也主动承担起卫生保洁责任,形成了“规范经营+自觉维护”的良性循环。

  “岗亭设立后,摊贩和群众的配合度、自觉性显著提高,交通安全与环境面貌明显改善,执法工作也更加规范高效。”正在岗亭值班的香隅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副队长石桂宝,一边将群众意见登记到巡查记录表上,一边介绍。他回忆,以往每到下半年人流车流高峰期,需安排专人在道路中间引导交通,如今早间摊贩都能按时清理撤离,治理效果大幅提升。

  此外,当地还以岗亭为起点开展“商户大走访”活动,精准破解邻里矛盾、油烟排放、门前三包等“隐形难题”,今年以来已成功化解各类问题24个。“通过‘整改为主、处罚为辅’的执法方式,全镇2025年以来下发的23份通知仅1起升级立案,实现案结事了、无复议诉讼。”香隅镇副镇长胡鸣表示,将持续拓宽岗亭服务职能,优化“分片包干+智能巡查+群众参与”机制,建立跨部门“执法资源池”,完善执法任务清单,实行“轻微免罚”,在基层治理工作中持续打磨更有温度的“香隅经验”。(池州日报 记者 陈淑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