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江南水乡空气中处处弥漫着油菜花的清香,在池州市贵池区秋江街道连片稻田与藕塘交织的阡陌之间,一起因无人机喷洒农药引发的索赔纠纷,在乌沙法庭工作人员的耐心调解之下,最终双方握手言和,怨结化作掌心沁出的温度。当被告鲍某通过手机银行向原告高某一次性转账后,这场纠纷实现了从一开始的针锋相对到最终的化干戈为玉帛,在大美田间画上了“双赢”的句号,更让无人机在法治的天空中飞出了乡村振兴的和美曲线。
无人机划破仲夏宁静
2024年7月的一天,正是水稻病虫害及除草防治关键期。水稻种植大户鲍某使用无人机对自家承包的近300亩稻田喷洒除草剂,却未料当日的西南风将部分药雾吹向邻间高某家的藕塘。不久,高某便发现原本碧绿的荷叶出现一些卷边、发黄甚至焦枯现象,新抽的藕带表皮也浮现一些褐色斑点。经其自行向某鉴定机构申请鉴定,高某认定其莲藕损失系无人机所喷洒的农药飘移所致,遂将鲍某诉至乌沙法庭要求赔偿。
田埂上的勘察与丈量
“稻田与藕塘之间仅间隔一条小河沟和一块田埂,宽度约为10米。”2025年1月9日上午,乌沙法庭王法官第三次来到现场,拿着皮尺细致对宽度进行了丈量。河沟与田埂有着一定的高度差,皮尺难以直接测量,为保障数据丈量的准确性,王法官现场取材,将皮尺绑在一根长约6米的竹竿上,多次取点进行丈量,确保了数据测量的稳定。这边刚测量完河沟的宽度,那边又立刻对田埂的宽度进行了丈量,并一一做好记录,这些实测数据为后来的调解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多部门咨询走访专家
“专业事还得问专业人”,为了进一步了解莲藕等作物对农药的敏感性,乌沙法庭特地安排工作人员前往池州市农业农村局农业委员会咨询专家,对莲藕的高度敏感特性以及作物植株的传染特性有了清晰的认识。同时鉴于无人机喷洒农药还会受到风力的影响,法庭还向池州市气象局调取了当日的气象资料,了解到当天的风力等级为3到4级,达到能够让旗帜随风飘扬的程度,这种风力将无人机所喷洒的农药吹散至相邻地块具有一定的可能性。
“在农作物的学问上,农民才是真正的大家呀”。法庭工作人员在距离案涉藕塘不远处的另一块田埂上,询问了同样种植莲藕的另一位农民大伯,向其咨询有关农药对莲藕的影响以及莲藕市场价格等相关问题,了解到荷叶对某些特定农药的极度敏感性,再结合前几日专家的解读以及气象资料,让王法官内心有了一定的判断,为后续案件的成功调解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背对背调解化忧解纷
“机械判决并不是矛盾纠纷化解的目标,只会让两家变世仇”。通过多次交谈,王法官发现高某的焦虑源自几十亩藕塘的亏损压力,而鲍某认为赔钱就等于变相承认自己出错。2025年3月12日上午11点多,王法官和法庭工作人员再一次马不停蹄的赶往两家参与调解,分别通过释法明理,结合乡情民意,总算是将两家的内心疙瘩解开,在蛙声一片的稻田间,案件完美谢幕。经过五轮调解,高某的诉求,鲍某愿意接受,双方现场签署了调解协议,整个案件总算迎来了完美的结局。临别时鲍某更是亲切的对王法官说:“等暑期龙虾上市时,还请您亲自过来品尝一下我们家养殖的龙虾味道”。简单的一句话语是老百姓对法院工作的肯定和对法官的信任。
定分止争是法院审判工作的应有之义,推动多元化解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更是尤为重要。面临纷繁复杂的疑案、难案,对法官的工作能力及其工作态度是一场巨大的考验,从本案的成功调解,折射出只要我们的法官秉持初心,牢记使命,心系人民,敢于担当,充分运用“情”、“法”、“理”的全面融合,任何困难都将化为前进的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